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标准 > 正文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附录A

——●●●聚焦热点●●●——

考题下载> 考后复盘> 查分预约>
考后关注> 调查问卷> 二试安排>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较高浓度或较大量的含a-氰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引起的急性中毒。非职业性中毒者亦可参用本标准。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混配的杀虫剂中,因其中的有机磷成分毒性一般都比拟除虫菊酯成分的毒性高,"其混剂所导致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常与急性有机磷中毒相似。故由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杀虫剂混配后引起的急性中毒,需参用GBZ8进行诊断。

  A.2 不同品种的含a-氰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职业接触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毒症状基本相似。接触后不良反应中以面部异常感觉较为常见,且多于停止接触24小时后恢复,可伴眼、鼻粘膜刺激症状。污染粘膜(如眼部、会阴部)可引起局部红肿,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和大疱。这些接触性皮炎的表现(参见GBZ20)和中毒与否并不一定相关,必须依据全身性临床表现,结合职业史、现场调查及有关检验等资料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A.3 生产性轻度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者,首发症状多为面部异常感觉,其周身症状虽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但缺乏特异性,一般于脱离接触并休息2~6天后可以恢复。口服拟除虫菊酯中毒者出现面部异常感觉者较为少见,其首发症状多为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

  A.4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的分类及分级的判定,可参照GBZ76中的附录D。

  A.5 接触反应者出现的面部异常感觉(发麻、烧灼感)、轻度中毒时出现的肌束震颤及重度中毒者出现的阵发性抽搐(发作时四肢强直、角弓反张、意识不清),皆为周围或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有条件,可应用成对电刺激的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否周围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肌肉重复放电的现象;或作脑电图检查观察有否脑部的重复放电,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中毒的诊断。

  A.6 本病在鉴别诊断上需排除上呼吸道感染、中暑食物中毒或其它农药急性中毒等疾病。因拟除虫菊酯的气味与有机磷相似,尤应与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相鉴别,除依据接触史外,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者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大都正常,可进行阿托品试验治疗。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者,多数不能耐受5mg以上的阿托品治疗,且经对症治疗后2~6日恢复,预后较好。

  A.7 拟除虫菊酯在人体内代谢与排泄甚快,尿中原形化合物在接触后24h内可检出,部分代谢物在3~5日内可测到。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戊氰菊酯原形含量或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氰溴菊酯代谢物(Br2A)、氯氰菊酯代谢物(Cl2A),或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结合质谱法测定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的代谢物氟苯氧基苯甲酸可作为接触指标。检出量与接触者的反应尚未发现有平行关系。

  A.8 拟除虫菊酯遇碱可以分解,因此对污染的皮肤应尽可能用肥皂水清洗。对口服中毒者亦宜以2%~4%碳酸氢钠液或清水彻底洗胃。温热水可加重皮肤的异常感觉,故应避免使用。有接触性皮炎者可参照GBZ20处理。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迄今尚无解毒治疗,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A.9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的混配杀虫剂导致急性中毒时,因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明显高于拟除虫菊醋,中毒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与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相似,故应先检测血胆碱酯酶,参照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治疗先采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等药物,而后给予对症处理。

  不能排除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时,可用适量阿托品试验治疗,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对重度拟除虫菊酯中毒出现肺水肿者,可用少量阿托品治疗,但应注意避免过量造成阿托品中毒。

  A.l0 职业接触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的混配杀虫剂者健康检查的要求,除包括内科与神经科检查外,还应针对有机磷的效应,检查全血或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