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营养与食品卫生 > 正文

食用植物中毒——银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种子称白果或银杏。白果肉、外种皮、种仁及绿色的胚含白果二酚,白果酚、白果酸等有毒成分及银杏毒,种仁尚含微量氢氰酸,若食用过量或生食可引起中毒。中毒多见于儿童。

  毒性:白果二酚,白果酚、白果酸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并损害末梢神经,对皮肤黏膜和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白果酸和银杏毒有溶血作用。三岁以下婴幼儿中毒量为10粒左右;儿童中毒量为10~50粒。

  中毒表现:口服1~12小时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烦躁等;重度中毒者可发生抽搐、昏迷和脑水肿;部分病人可有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下肢迟缓性瘫痪。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牛奶300ml,或蛋清适量。有中毒表现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中毒预防:白果肉可食用,但切忌食用过量。勿将白果放在小儿能够接触到的地方。白果的有毒成分易溶于水,加热后毒性减低,所以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以上,加热后食用更为安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