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与中毒 > 正文

可溶性钡的危害与预防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是指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短时间接触大量可溶性钡化合物而引起的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损害及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接触反应者出现头晕或头痛,咽干、恶心、轻度腹痛和腹泻等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心电图、血清钾正常,在数小时至两日内可自行恢复者。轻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并有胸闷、心悸、麻木感、无力,肢体运动力弱,肌力Ⅳ级,心电图有早期低钾所见或血清钾稍低。中度中毒者肌力Ⅱ~Ⅲ级,肌张力降低。心电图、血清钾呈现低钾表现。重度中毒者四肢弛张性瘫痪,肌力0~Ⅰ级,甚至呼吸肌麻痹。心电图及血清钾显示明显的低钾现象,多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治疗原则为立即脱离现场,皮肤灼伤者用2%~5%硫酸钠彻底冲洗后再按灼伤常规处理,钡化合物粉尘经呼吸道相消化道进入者,漱口后,口服适量的硫酸钠。对接触反应者和意外事故的接毒人员应密切监护48h,同时给予预防性治疗。特效治疗首先应应及时、足量补钾,在心电图及血清钾严密的监护下进行,直至检测指标恢复正常;然后酌情减量,稳定后停药。同时静注或静滴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其他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与内科相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