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与中毒 > 正文

玩具引起的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玩具是小儿接触到最多的物品之一。大多数玩具在设计和制造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安全性,所以儿童可以放心玩耍。但少数厂家不注意使用者的安全,在成分或表面涂层中添加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铅、铬、锑、砷、钡、镉、汞)、有毒染料等。

  玩具对人体的影响与所含有毒物质种类、状态、量及存在形式有关,少量接触往往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长期接触可出现各种异常表现。劣质玩具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也可引起相应的急性危害。

  中毒表现:玩具中含有的有害物常引起头痛、头晕、恶心等非特异表现。某些毒物可引起严重中毒,如含铅的玩具被小儿误咬或咬碎吞入体内后,铅可通过胃肠道吸收,产生相应的毒作用。含有的铬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皮炎、铬疮和鼻中隔穿孔以及肝、肾损害。

  处理方法:小儿玩耍玩具后出现不良反应时要考虑到有可能与玩具有关,出现中毒症状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要购买劣质玩具,不要让婴幼儿养成将玩具放入嘴中的习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