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葡萄球菌在空气、土壤、水、粪便、污水及食品中广泛存在,主要来源于动物及人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病灶。健康人的咽部带菌率可达40%~70%,手部达56%。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A、B、C、D、E5型)和酶类。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大约5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可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强,一般烹调温度不能将其破坏。

  一、流行病学特点

  1、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亦可发生。

  2、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3、中毒原因主要是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境中放置5~10小时,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肠毒素。

  二、临床表现和预后

  1、起病急,潜伏期一般在2~4小时。

  2、中毒表现为典型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剧烈地呕吐(严重者可呈喷射状)、腹痛、腹泻等。

  3、年龄越小对本菌肠毒素的敏感性越强,因此儿童发病较多,病情较成人严重。

  4、病程较短,一般在1~3天痊愈,很少死亡。

  三、控制与预防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控制污染来源。

  3、食品加工或消费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4、带奶油的蛋糕及其他奶制品等食品要低温包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