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营养与食品卫生 > 正文

食用动物肝脏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肝脏是动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含有多种复杂的成分,有些成分过量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其中肝组织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肝组织含维生素A高的动物有鲨鱼、鳕鱼、狗肝、熊肝、狼肝、狍子肝等。进食大量猪肝也可引起中毒。

  每克鲨鱼肝中含维生素A10450国际单位,每克狗肝中含维生素A70000国际单位,而成人一次摄入维生素A50万国际单位,儿童一次摄入30万国际单位即可引起中毒。除此以外,鲨鱼肝中还含有麻痹毒、痉挛毒、维生素D等,狗等动物肝脏中的维生素A耐热,易于吸收,一次摄入狗肝70~80g可致中毒。

  中毒表现:多数在进食后3~8小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水样便、面部潮红、结膜充血,严重者出现嗜睡、尿黄、全身黄染等。部分患者有结膜出血、瞳孔轻度扩大、视物模糊、畏寒、发热、心动过速等。2~3天后可有脱皮现象,多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四肢、躯干,可有脱发

  紧急处理方法: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100g,多饮水。口服维生素B、C.出现中毒表现者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动物肝脏中维生素A的含量和动物的种类、品种有关,一般冬季含量较高,避免一次进食大量动物肝。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