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环境卫生标准 > 正文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附录A

——●●●聚焦热点●●●——

考题下载> 考后复盘> 查分预约>
考后关注> 调查问卷> 二试安排>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急性放射病属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是有剂量阈值的,达到一定剂量后发生急性放射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如国内外文献报道,全身一次照射1Gy以上多可引起急性放射病,但由于个体的辐射敏感性不同而受照剂量仅为0.6-0.8Gy,也有少数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者。因此对受照剂量低于1Gy,高于0.5Gy者仍应严密观察,不能掉以轻心,以免漏诊和贻误治疗时机。

  根据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经验,最初共诊断急性放射病为237名,其中轻度急性放射病的照射剂量范围为0.8-2.1Gy,经过随访,经确诊为急性放射病者共134名,另103名未确诊,因而对初诊为轻度急性放射病者,最好能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观察时间。

  关于急性放射病的分型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提出,在肠型和脑型急性放射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类型,即心血管型或毒血症型急性放射病(cardiovascular or toxemic form of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引起该型急性放射病的剂量范围为20-50Gy,但有关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A.2 受照剂量的确定除依据物理方法(包括必要时进行模拟试验)测定和估算外,尚应参考生物学方法估算的结果。其中,除初期症状和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绝对数)外,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可信指标,其有效剂量范围为0.25-5.0Gy.此外,还可参考淋巴细胞微核率(胞浆分裂阻滞法TB法)的检查结果,估算受照剂量。

  A.3 (急性放射病早期诊断图)是根据我国231例超剂量受照人员、8例不同程度急性放射病和国外44例核事故受照病例的实际资料分析绘制而成。通过实践证明,利用该图诊断的准确性较高,方法较简便,该图可供实际使用。在使用中要注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

  A.4 受照剂量的下限系指X线和Y线一次全身比较均匀的外照射而言。在参考物理剂量估计和判断病情时,如为全身不均匀和在记分次照射时,则应考虑到不同受照部位、范围、不均匀程度以及分次照射相次数等影响因素,并以红骨髓平均剂量或红骨髓造血干细胞存活计权计算的等效剂量以及经过时间因子校正而得出的"一次"照射的等效剂量为准。

  A.5 多次高度不均匀的全身照射所致损伤与相同剂量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相比,有以下主要特点:初期反应一般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多伴有明显的局部损伤,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下降的程度轻于白细胞总数;造成同等程度的辐射效应所需的累积剂量高。

  为估计损伤程度,往往需要由多次累积剂量换算出相当于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的等效剂量。建议在没有更好的换算公式以前,可参考式(A1)、(A2)换算:

  以头颈部为主的全身照射:lgY=1.9060-0.5911 lgX      (A.1)

  以腹部为主的全身照射:lgY=1.9811-0.4409 1gX        (A.2)

  式中:Y 实效剂量与累积剂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X 照射天数。

  该公式系根据16例肿瘤病人在60Co放疗过程中,受到以头颈部或腹部为主的分次不均匀的事故照射后出现的实际生物效应(临床和血象变化)与累积剂量的关系总结出来的。尽管它有其特定的条件和作用的局限性,但毕竟是人的材料,故可作为在相似照射条件下估算实效剂量的辅助手段。其适用条件是:

  γ线外照射 每次照射的全身平均剂量为0.6-2.6Gy;间隔时间为24h;不均匀度为25-100倍。

  A.6 急性放射病早期使用抗辐射药物,能减轻放射损伤,简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在中度以上急性放射病,应不失时机地尽早使用。

  A.7 在综合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急性放射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治。

  对伴有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者,可参照GBZ106进行处理。对伴有冲击伤或烧伤者,可参照GBZ102或GBZ103分别处理。

  A.8 临床实践表明,目前采用的治疗原则和措施,对重度和重度以下的急性放射病,可使其大部或全部近期临床治愈。但仍应定期随访观察,特别是中度以上急性放射病或极度不均匀照射时局部损伤效应,应加注意,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远期有害效应,及时明确诊断和妥善治疗。对轻度或观察数年后临床已确认治愈的病例,不再按急性放射病来处理或对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