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是指控制重度精神病症状的一系列药物,传统称神经阻断剂或强安定剂,其种类繁多,化学分类不同,主要有两种药理特性:特异的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反应。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状。同样,当这一拮抗原理作用于黑质纹状体则产生锥体外系症状的毒副作用。近年应用的新一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5-羟色胺(5-HT)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是可同时拮抗5-HT和多巴胺受体作用,而产生抗精神病药效的一大类抗精神病药,表现为对多巴胺D2受体和5-HT2受体的高选择性,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毒性反应相比,尤其以锥体外系反应较少,但氯氮平对造血系统的毒性较大。此外,抗精神病药还有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M受体等作用。
近年来,抗精神病药物有用药普遍过量的趋势,由于不合理用药、合并用药增多,药物的使用剂量盲目增大,抗精神病药物致死比例有明显上升。抗精神病药物的毒性作用几乎涉及神经系统的各个方面,影响心、肝、肾等多个重要脏器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尤其是对心脏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