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与中毒 > 正文

阿司匹林过量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又名乙酰水杨酸。有抗炎、解热、镇痛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广泛应用于痛疼、发热、风湿、类风湿冠心病等的治疗,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误服、自杀或长期过量服用。

  毒性:阿司匹林刺激呼吸中枢,引起过度通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和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影响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糖及脂肪代谢;能够破坏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造成中枢和周围水肿。用于治疗的量为平均每天每公斤体重10~40mg。一次口服量达到每公斤体重50~200mg时出现轻度中毒,每公斤体重300~500mg时出现严重中毒。

  中毒表现:过量口服引起呕吐,随后出现呼吸深而快、耳鸣、昏睡,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为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低血糖、高热及肺水肿。

  紧急处理:常规剂量服用出现不良反应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减、停药。过量使用者,要及时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服用量较大或出现中毒症状者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瓶要放在小儿接触不到的地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