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与中毒 > 正文

除草剂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近年来,化学除草剂发展很快,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的已有100多种。发达国家除草剂的使用已占农药的第一位。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国使用除草剂的数量与品种已逐渐增加。在各类除草剂中,以百草枯、2,4-滴及五氯酚钠等少数品种毒性较大,常有中毒病例报告。而其他除草剂多为低毒,使用中多仅有皮肤刺激,口服后有胃肠症状。近年来,由于误服、自服或投毒导致百草枯中毒的发生率较高,如不及时积极综合治疗,病死率高。

  百草枯(PQ),又名对草快,国内商品名为克芜踪,为联吡啶类除草剂。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一般制成二氯化物,或二硫酸甲酯。纯品为白色结晶,商品用20%克芜踪为兰色溶液。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水解,对金属有腐蚀性。本品属速效触杀性除草剂,喷洒后能很快发挥作用,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因此在土壤中无残留,不会损害植物根部。

  百草枯可经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因其无挥发性,一般不易经吸入发生中毒。皮肤若长时间接触百草枯,或短时接触高浓度百草枯,特别是破损的皮肤或阴囊、会阴部被污染均可导致全身中毒。口服中毒是中毒的主要途径。口服吸收率为5~15%,吸收后2小时达到血浆浓度峰值,并迅速分布到肺、肾脏、肝、肌肉、甲状腺等,其中肺含量较高,存留时间较久。百草枯在体内可部分降解,大部分在2日内以原形经肾脏随尿排出,少量亦可从粪便排出。

  百草枯属中等毒类,大鼠经口LD50为110~150mg/kg.大鼠急性中毒早期死亡时,发现肺水肿、淤血、出血。如存活10天以上,肺部主要表现纤维化。百草枯对人的毒性较强,中毒后病死率较高。口服致死量约为2~6g,也有1g致死的报告。百草枯中毒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它是一电子受体,作用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活性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组织细胞的氧化性损害,由于肺泡细胞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故肺脏损伤为最突出表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