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方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方案:

  一、目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有6个省(自治区、省辖市)通过省级评审,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其余10个省大多已有3年或3年以上人群和蚊媒监测未发现丝虫阳性,将陆续进行省级消灭丝虫病审评。近年,有的省纵向监测点资料显示,残存的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血症持续时间可长达15年左右,且有报告,在经济、卫生条件较差的边缘贫困地区,即使只存在个别的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就可在当地引起丝虫新感染。为灭病务尽,防止丝虫病在我国出现死灰复燃,消灭丝虫病地区仍需继续开展监测工作,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二、内容和方法

  (一)对一切可能遗留有残存传染源地区进行搜索:

  (1)边远贫困地区以及防治、监测工作中可能存在薄弱环节的地区。

  (2)防治工作由其他系统的卫生防疫部门辖管的地区和单位,如农垦、厂矿、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建设工地等。对上述既往未开展丝虫病防治和监测的地区和单位,应有重点地开展监测。

  (3)与邻国接壤地带为丝虫病流行区的地区。

  (4)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地区

  监测方法:主要进行病原学监测,每个调查点监测500~1000人,整群抽查,对象为6周岁以上居民。方法采用夜间(9~2时)耳垂采血,厚血膜双片法(每片血量60μl)检查微丝蚴。班氏丝虫病区如用ICT卡或其它免疫学监测方法,对阳性者需做微丝蚴血检复查。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需建立个案卡进行追踪,并保留血片。

  (二)历年原微丝蚴血症者追踪观察

  主要是在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进行,以了解残存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体内成虫寿命及其传播作用。

  监测方法:要求对列为观察对象的历年原微丝蚴血症者建立名册(需注明最后一次检出微丝蚴血症的年份和微丝蚴密度),每隔年进行病原学监测1次,每次监测200-250人,共进行3次,具体监测方法同上。

  (三)对遗留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照料

  要积极开展对遗留的慢性丝虫病患者的调查和建档,应较确切地估算出本省现有的各类慢性丝虫病患者的人数。采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当地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治疗方法给予治疗和处理,以减轻症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