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标准 > 正文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附录B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及其他隐匿式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由于急性隐匿式中毒的特殊中毒方式,明确诊断必须有确切的病因学根据。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B.1 获得有急性化学物中毒可能的线索是明确诊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B.1.1 从病史获得线索

  a)职业史中,作业者不了解接触毒物情况,或有其他可能发生中毒的条件;

  b)在同一环境中,多人同时或短期内相继发生类似综合征,而不能以常见传染病或地方病解释;

  c)发病或(和)病情进展情况不符合拟诊疾病规律;

  d)过去史中有癫痫、银屑病、精神病等顽疾,曾接受土方、偏方或非正规医生治疗史;

  e)生活史中有常用锡(铅)壶饮酒史,或特别嗜好史如吸毒、吸溶剂等;

  f)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人际交往等情况,从中考虑有无被毒物谋杀、自杀的可能。

  B.1.2 从体征中获得线索

  详细做好体检,从中发现可能为急性中毒的线索,例如;

  a)呼出气的特殊气味:有机磷农药的蒜臭味、硫化氢的臭蛋味、有机溶剂的芳香味、甲醇或乙醇的酒味等;

  b)出汗程度:大汗见于五氯酚钠、二硝基酚、有机磷农药等急性中毒;多汗见于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无汗见于阿托品类中毒;

  c)脱发:见于铊,氯丁二烯等中毒;

  d)粘膜和皮肤色泽:紫褐色,而全身缺氧症状较轻,应考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口唇面颊呈樱红色,见于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e)瞳孔:缩小见于急性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吗啡类安眠药中毒;扩大见于阿托品类、甲醇类中毒;两侧大小不等、形态改变等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

  f)口腔溃疡、齿龈糜烂:见于急性汞中毒、口服腐蚀性毒物;

  g)四肢疼痛,四肢呈手套袜子型感觉异常、疼痛,脚底触疼觉敏感,可伴运动障碍,常见于急性中毒所致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B.1.3 从实验室检查中得到线索

  从实验室或其他辅助检查中所得结果不能以初步拟诊疾病来解释时,应考虑有无急性中毒可能,从中取得线索。

  B.1.4 从现场调查获得可能为中毒的线索。

  B.2 获得病因学依据

  B.2.1 根据以上取得可能是急性中毒的线索的启示,探索病因,即致病毒物品种:

  a)从现场环境空气中,可疑致病的食物、盛器、水源、土方药物等材料中,测定毒物品种及其含量;

  b)从患者生物材料中,测定毒物品种及其含量;

  c)根据具体情况,从其他材料、样品中测定毒物品种及其含量。

  B.2.2 通过调查,获得患者吸收毒物的时间、原因、侵入途径和可能吸收的剂量等。

  B.2.3 分析以上情况,判断患者已具备吸收毒物的根据,获得明确的病因学资料。

  B.3 确立诊断

  B.3.1 从B.2获得明确的病因学根据。

  B.3.2 完整的临床资料,尤其是主要靶系统(器官)损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全面掌握病变的情况。

  B.3.3 综合分析,以得出病因(毒物)和疾病确有因果关系的结论。分析方法可参见GBZ71-2002。

  B.3.4 做好鉴别诊断,防止“冒诊”、“滥诊”。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