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亚慢性毒性的试验设计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亚慢性毒性试验最常用,重点介绍。

  1.试验期限

  无完全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在环境毒物中,需连续接触3~6个月,但在工业毒物中1~3个月即可。(慢性:1年以上或2年)。

  2.实验动物选择

  一般要求选择两个动物种属,即啮齿类(如小鼠、大鼠)和非啮齿类(如狗、猴)。大鼠常用Wistar和Sprague-Dawley品系。个体选择一般选择未成年的健康动物,大鼠80/100g(6~8周龄)。每组小动物数不少于20只,大动物不少于6~8只。如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处死部分动物,则每组动物数要相应增加。性别为雌雄各半。(慢性:初断乳的动物。大鼠40~60只)。

  3.染毒途径

  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量模拟人类在环境中接触该受试物的途径或方式,并与预期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的接触途径相一致。

  主要有经消化道、经呼吸道和经皮肤三种。①经消化道:大鼠灌胃法,食品用喂饲法,掺入量8g/100g.大动物通常使用胶囊法染毒;②经呼吸道:染毒受试物浓度稳定后,吸入时间2~6小时/天;③经皮肤:每天染毒4~6小时,防舔食。每天染毒时间一致,宜上午,先给药后进食。

  4.染毒剂量与分组

  为了得到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一般至少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应能引起较为明显的毒效应,但无动物死亡或仅有个别动物死亡(<10%);中剂量组理想时相当于LOAEL;低剂量组应相当于NOAEL。具体剂量可以l/20~1/5LD50为高剂量组剂量,高、中、低各剂量组间距在3~10倍之间,最低不小于2倍。(慢性:以LD50除以10、100、1000作为三剂量组剂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