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推拿治疗 > 正文

推拿治疗:成人哮喘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痉挛、狭窄。临床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喘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严重时可延续数日至数周或呈反复发作病程。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12岁前起病。成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仿。

  祖国医学将哮喘又称之谓“上气”。后世医家曾将哮喘分而为二,《医学正传》说:“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但在临床上哮与喘常不易区分,就同一病人,发作轻以似喘,发作加重的即可成哮,病因病机也大致相同。所以我们把哮喘合在一起讨论。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但遗传、过敏体质,对本病形成关系很大。多数患者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对某些食物、药物有过敏史。但亦有家属中无过敏史者。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鼻痒、喉痒、喷嚏、胸闷、咳嗽,常由吸入花粉、有机尘埃、冷空气诱发(外源性、过敏性哮喘),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内源性、感染性哮喘)。此外,药物(阿斯匹林、消炎痛、心得安等)和运动亦可诱发。

  典型表现为突发呼气性呼吸困难,两肺广泛哮鸣音,经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后喘息缓解,继而咯出大量粘稠痰液。部分病人以刺激性咳嗽症状为主。若治疗无效,哮喘持续24小时以上,极度呼吸困难,烦躁或意识障碍,大汗、紫绀,提示为哮喘持续状态。

  【诊断和鉴别】

  1.诊断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史,发作时有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有普遍的哮鸣音,支气管解痉剂能使病症缓解,诊断并无困难。

  2.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可有咳血性泡沫痰,双侧肺底可听到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有心脏增大,肺充血征。

  (2)支气管肺癌:肺癌的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常缺乏诱发因素,多呈进行性加重而很少能完全恢复正常,支气管扩张剂疗效不显;并有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痰查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CT或支气管造影可进一步鉴别。

  【治疗】

  首先要辨明本病之虚实,发作时痰阻气道,肺气失于肃降,表现邪实之证;如反复发作,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则为正虚。推拿治疗以平时哮喘(缓解期)为主要治疗阶段,通过手法和练功达到益气、健脾、固肾之功效从而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医学教育网搜 集整理

  1.治疗原则益气,健脾,固肾。

  2.常用穴位及部位定喘、肺俞、脾俞、肾俞、命门、中府、云门、内关、鱼际、足三里、丰隆诸穴,及胸、胁肋部。

  3.常用手法擦法、指揉法、摩法、拿法等。

  4.基本操作法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患者右侧,先以指摩法施于锁骨下窝部中府、云门穴以通肺气,左右两侧各1~2分钟;再指揉膻中穴以宽胸理气,约1~2分钟;最后以鱼际揉法施于下腹气海、关元穴,以温补肾气,约3~5分钟。结束仰卧位胸、腹操作。

  继以上体位指揉双上肢内关穴以宽胸除烦,约l分钟;指揉双下肢足三里穴以健脾,约1~2分钟。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一侧或后方,以双指揉法施于定喘穴及肺俞、脾俞、肾俞穴为主。每穴1~2分钟,有定喘益气、健脾、固肾之功。继而可以小鱼际为力点,对两侧胁肋部用擦法,自上而下反复往返,横擦腰部肾俞、命门穴,均以热力度。

  对有喘息的患者,上肢可加指揉双侧鱼际穴,以有酸胀得气感为佳,手法力度由轻加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准。下肢可加双侧丰隆穴的指揉法,要求同上。

  另外可加强定喘、肺俞穴的指揉。

  【自我保健】

  1.指揉内关、鱼际、足三里、丰隆诸穴,每穴1~2分钟,以有得气感为佳。

  2.指摩中府、云门、膻中诸穴,每穴1~2分钟。

  3.指揉每一胁间隙,擦胸胁部。

  4.坚持做胸式、腹式呼吸训练。

  【注意事项】

  1.去除诱因减少发作机会。

  2.重视缓解期综合医治。

  3.增强抗病能力,进行脱敏治疗、菌苗治疗等。

  4.注意气候影响,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

  5.忌食烟、酒、油腻、酸、辣、腥、羶等物。

  6.防止过度劳累和情志刺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