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细胞对各种刺激因子和环境的改变具有适应能力。过强的生理刺激及某些病理性刺激会导致细胞发生功能和形态的适应性改变,以维持细胞在新的环境下的活力和功能。如健美运动员的发达肌肉是机体锻炼而使肌纤维肥大的结果。相反,下肢骨折石膏固定后肌肉萎缩是缺乏运动,肌纤维变细的结果。另外,增生和化生也是细胞的适应性改变。
一、肥大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hypertrophy)。肥大可分为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二类。
代偿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通常是由相应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引起,如经常锻炼的骨骼肌、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等。心肌肥大 正常心脏与肥大心脏 正常心肌与肥大心肌
内分泌性肥大 由内分泌作用引起的肥大,如雌激素影响下的妊娠子宫等。正常子宫与妊娠子宫 正常子宫与妊娠子宫组织
二、增生
由于实质细胞数目增多而引起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叫增生(hyperplasia)。增生和肥大常常伴随发生,多种原因可刺激细胞分裂能力增强而引起增生。增生通常有如下各种类型:
再生性增生 具有再生能力的组织当发生严重损伤时,可通过细胞再生而修复,使之结构和功能上均恢复原状,如肝细胞毒性损伤后的再生。
过再生性增生 体内某些常发生慢性反复性损伤的部位,由于组织的反复再生而逐渐出现过度的增生,如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增生。此型增生常伴有细胞的异型性并可进一步转化为肿瘤细胞。
内分泌性增生 由于激素作用引起的增生可以是生理性亦可是病理性的。生育妇女增殖期子宫内膜增生,哺乳期乳腺增生均为生理性;而肝硬化时雌激素灭活功能下降引起的男性乳腺发育症,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症,肾癌分泌过多的红细胞生成素而引起的骨髓内原始红细胞增生,均属病理性增生。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组织 正常乳腺与哺乳期乳腺组织
另外,机体的需要也可导致增生。如高原引起骨髓红细胞系的增生,慢性肾病引起甲状腺增生,是由于肠道钙吸收障碍、刺激甲状旁腺分泌亢进,促进骨钙入血以维持正常血钙水平,慢性炎症亦可引起组织的增生。
三、萎缩
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称为萎缩(atrophy)。萎缩是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数目减少所致,常伴有功能降低。根据病因,可将萎缩概括的分为二大类即生理性萎缩及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 伴随机体的发育、成熟、老化,一些组织器官会萎缩退化。如幼儿阶段动脉导管和脐血管的萎缩,青春期后胸腺萎缩,均属于生理性萎缩。此外,老年人脑、心、肝等器官的萎缩,即老年性萎缩,也属于生理性萎缩。正常脑与萎缩脑 正常胸腺与萎缩胸腺
病理性萎缩 病理状态下出现的萎缩可以是全身性的,亦可为局部性的,全身性萎缩常见于长期营养不良,全身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的恶病质。非致命的器官和组织,首先发生萎缩,最后重要器官亦可出现萎缩,如心肌褐色萎缩。以下是常见的局部性萎缩。恶病质 心肌褐色萎缩 心肌褐色萎缩组织学改变
废用性萎缩 四肢骨折时,由于石膏固定,造成活动减少,引起肌肉萎缩。正常横纹肌与萎缩横纹肌组织
神经性萎缩 小儿麻瘤成外伤性截瘫,下肢肌肉因失去神经营养而出现骨骼肌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垂体前叶切除后垂体坏死时,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器官因缺乏激素刺激而萎缩,睾丸切除可使男性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部分消退。
压迫性萎缩 此类萎缩多见于脑积水和肾盂积水,由于脑实质和肾实质受压而发生萎缩。肾盂积水
贫血性萎缩 长期贫血状态可引起血管萎缩。如高血压病的肾脏颗粒性萎缩。正常肾脏与萎缩肾脏 萎缩肾组织
四、化生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metaplasia)。这种转化过程并非表现为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并且只能转化为性质相似的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细胞。化生组织并非有代偿功能,相反,肺,子宫颈,胃粘膜上皮化生是肿瘤转化的温床。较常见的化生有:
鳞状上皮化生 呼吸道上皮由于长时间吸烟刺激,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可转化为鳞状上皮。子宫颈发生慢性炎时,宫颈粘膜上皮可被鳞状上皮取代,称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呼吸道鳞状上皮化生
柱状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时胃粘膜可发生肠上皮化生,食道鳞状上皮也可发生肠上皮化生。食道鳞状上皮肠上皮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