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刺灸法 > 正文

铝灸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 述】

  铝灸法系是我国针灸工作者于五、6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非艾灸法。它通过中药等一些物质与铝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来起到类似灸治的作用。本法由于制作麻烦、操作复杂,并未在临床上获得广泛的应用。本节意在供读者了解和参考。

  【操作方法】

  灸具制作

  用治某种病的中药,研成细粉末100g、升汞20g、花椒面20g、氯化钠10g,加水和甘油(按1∶5比例)混合调匀制成软膏状(灸膏),备用。另备一定规格的铝纸若干张。

  具体操作

  施灸前,把灸膏涂在的铝纸上,然后按施灸部位,待铝和汞的分子产生置换反应作用后,铝纸表面升出铝霜,由于铝的氧化物薄膜受到破坏,从而引起铝的氧化而大量产热,在敷灸的部位即会出现温热或灼热等感觉,达到灸治的作用。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风寒湿痹症、咳嗽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