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手阳明大肠经穴——肩髃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位置: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外方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肩端两骨间”;《千金要方·诸风》:“在两肩头正中”;《循经考穴编》:“膊骨端上两骨罅间,举臂平肩陷中(一云当微前些),下直对曲肘缝尖,须搁臂纵或转手插腰,缓缓下针。”

  功效: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通利关节,祛邪解热。

  主治:古代记述:肩中热、肩冷,指痹臂痛,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瘾疹,手臂挛痛,臂细无力,筋骨酸疼,风湿搏于两肩,四肢热。

  近人报道:中风偏瘫,高血压,肩关节周围炎,荨麻疹。

  方例:肩臂痛:肩髃、曲池、合谷。

  瘰疬:肩髃、曲池、天井。

  瘾风之热:肩髃、解溪。

  乳癌:肩髃、足三里。

  刺灸法:垂臂肘向三角肌部斜刺1~1.5寸;或于上臂外展位时沿肱骨头前内侧向腋窝方向深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其它:交会穴:手阳明、跷脉之会。《类经图翼》:“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