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内,童虫、成虫和虫卵的代谢产物、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虫体表皮更新的脱落物排入到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至各组织,成为循环抗原。在血吸虫感染宿主血内可检出主要的循环抗原有:肠相关抗原(associated antigens,gaa)、表膜相关抗原(membrane associated antigens,m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sea)。迄今,研究得最多的是肠相关抗原。血吸虫gaa的两个主要成分,即循环阳极抗原(circulating anodie antigens,caa),为肠相关血吸虫蛋白多糖抗原和循环阴极抗原(circulating anodie antigens,caa ),为不均一的糖蛋白抗原。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证明,caa和cca均来源于成虫肠道衬细胞,随虫体吐出物排到宿主血流中。宿主对这些循环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常免疫复合物可被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当免疫复合物形成过多,或不能被有效清除时,则可在组织(血管、关节等)内沉积,引起损伤组织的炎症反应。即 ⅲ型变态反应。
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内可激活补体,补体中的c3a和c5a具有促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以致血管通诱性增加。另外,c5a的化学趋向性作用,可吸引中性粒细胞集聚于复合物沉积的血管,中性粒细胞吞噬复合物,并释放蛋白溶解酶,损伤包括血管在内的局部组织。血吸虫病人合并肾损害时,常出现蛋白尿,水肿及肾功能减退。实验研究认为血吸虫病的肾小球病变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