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千针万线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Qiān Zhēn Wàn Xiàn Cǎo

  【别名】麦参、筋骨草、小胖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90cm.根多条丛生,肉质,成细长的纺锤形,黄棕色或黄白色。茎数枝丛生,铺散,具4棱,二歧分枝,节部略膨大。单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卵状被外形,长2.5-4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较宽,边缘有缘毛;中脉被柔毛。多花集成顶生二歧聚伞花序,总花梗长3-5cm;苞片2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萼片5,披针形,有3条褐色脉;花瓣5,白色,深2裂达基部,裂片椭圆形,较萼片短;雄蕊8-10,短于花瓣,花药黄色;花柱3,短线形。蒴果卵圆形,长约5mm,6瓣裂,外有宿存萼片。种子小,棕色,有棱角,上具细纹突起。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500m的山坡、路旁或沟边草地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补肝益肾;消肿。主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月经不调;带下;骨折;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补肝、脾、肾。治阴血虚弱,精神短少,头昏心慌,耳鸣眼花及五心烦热,小肚胀坠,腰痛脚酸,妇人白带、漏下淋沥。2.《滇南本草图说》:止咳血。3.《云南中草药》:治月经不调,贫血,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阴虚潮热。4.《云南中草药选》:治骨折,外伤,肾炎。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