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足少阳胆经穴——风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位置:项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当风府与翳风之间,或颞骨乳突尖(下端)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连线的中点。

  《针灸甲乙经》:“在颞颥(脑空)后发际陷者中”;《外台秘要》:“夹项两边”;《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医学入门》:“耳后一寸半,横侠风府”;《针方六集》:“侠风府两傍各开二寸”;《循经考穴编》:“平耳坠微上,大筋外发际陷中,与翳风相齐”。

  功效:祛风,解表,清头目,利五官七窍。

  主治:古代记述:头痛,眩晕,热病汗不出,疟,中风不语,瘿气,颈项强痛,目不明,目泣出,多眵{90},目赤痛,眼目生花,耳病,鼻鼽衄,筋挛不收。

  近人报道:高血压,脑震荡,感冒,近视,电光性眼炎,视网膜动脉阻塞,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眼睑下垂,面肌痉挛,荨麻疹。

  方例:目不明:风池、五处。

  胬肉侵睛:风池、晴明、太阳、合谷。

  感冒:风池、外关。

  鼻塞:风池、上星、迎香、合谷。

  高血压: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

  偏正头痛:太阳、风池、合谷。

  后头痛:风池、后溪、昆仑。

  近视:风池、合谷、睛明、承泣。

  电光性眼炎:风池、合谷。

  刺灸法:向对侧眼部的目内眦方向刺入0.5~1.2寸,不可深刺,尤其不能向对侧目外眦、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深刺,以防止刺入颅腔损伤延髓或脑部。也不可向同侧眼部的目内眦方向深刺,以免损伤椎动脉。一般不灸。

  其它:交会穴:足少阳、阳维之会。据《难经》又为阳跷之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