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郁病是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善哭为主症,本病临床甚为常见,以女性发病居多,并多有郁怒,多虑,悲哀,忧愁等情志所伤史。可兼有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不思饮食,失眠多梦等多种症状。
[病因病机]
1、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郁不畅,气滞血瘀,肝脾失和,肝气郁结不解久而化火。
2、忧郁伤神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而藏神,五志过极,皆可损耗心之气血,扰乱心神。
3、心脾两虚劳心过度,思虑伤脾,纳食减少,生化无源,气血两亏,心脾两虚。
4、阴虚火旺忧思恼怒日久,累及肝肾使肝肾不足营血暗耗致阴虚火旺。
[证候特征]
郁证在临床上可分实证和虚证,实证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口干而苦,虚证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思善虑,心悸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
[治疗]
1、实证
取穴:风池、心俞、肝俞、胆俞、阳陵泉、太冲、期门、支沟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心俞至胆俞,再刮胁部期门,刮前臂支沟,刮下肢阳陵泉,最后重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风池为局部取穴,祛风活络;心俞补心安神;肝俞、胆俞,疏肝解郁;阳陵泉祛风镇静;太冲、期门疏肝理气;支沟调理少阳经气,止胸胁痛。
2、虚证
取穴:心俞、脾俞、内关、神门、章门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心俞至脾俞,再刮肋部章门,然后刮前臂神门至内关。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神门、心俞,益心气而宁心神;脾俞与章门俞募相配补益后天之气而益心神之功;内关镇静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