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足阳阴胃经穴——乳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位置: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前中线旁开4寸,第5肋间隙凹陷处,当胸大肌下缘沟中。

  《针灸甲乙经》:“在乳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循经考穴编》:“与中庭平”;《医学正传》:“妇人在乳房下起肉处陷中”;《寿世保元》:“在正直乳下容一指许,骨间陷中。妇人则屈乳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

  功效:理气、降逆、通乳。

  主治:古代记述:咳逆气促,乳肿痛,胸下闷痛,噎膈食不下,膺肿,卒吐,小儿暴病,腹满短气转鸣,小儿温疟,小儿癖,反胃,干呕,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块垒踊起,或牵引腰背,上气唾脓血,霍乱,噫气,伤寒,胎衣不下,呃逆。

  近人报道: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乳癖(乳腺增生)。

  方例:气嗽痰哮:乳根、俞府。

  乳汁少:乳根、膻中、少泽。

  刺灸法:沿皮刺或向上方斜刺0.5~0.8寸。禁直接灸,艾条灸5~10分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