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刺灸法 > 正文

艾炷隔物灸法——隔面饼灸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 述】

  隔面饼灸,在我国古代医藉中,最早亦见于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内载治疗恶疮:“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尽差。”明代医家万密斋,用此法治痢疾,面饼的制作上略有区别,采用以醋和面的方法“用麦面以好米醋和成薄饼,敷在脐上,用艾薄薄铺于饼上,燃之。”现代还采取加用姜、蒜等物制作成面饼作为隔物,使治疗范围有进一步扩大。

  【操作方法】

  有二种方法。

  1.取白面适量,用陈醋和成直径3cm,厚约0.5cm的薄饼,以拇指大的艾炷隔饼灸之。觉烫易艾炷,每次4~5壮。多取阿是穴(患处)和神阙穴。

  2.取嫩生姜或大蒜适量,将其尽量捣烂,加入白面和成面饼。厚约0.5~0.8cm,直径3~5cm.施灸时,可先在穴区铺一厚纸,在纸上放面饼。可用特大壮艾炷(重25~30g)点燃灸治。每次1~2壮,隔3~5日1次。

  【主治病证】

  上述第一法多用于痈疽、痢疾等,第二法临床上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证。

  【注意事项】

  1.用第一种方法时,应多准备若干新鲜面饼,以备灸至饼干时更换。

  2.用第二法时,由于艾炷较大,要注意避免灼伤,如患者觉烫不可耐,可将面饼略抬高。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