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布氏姜片吸虫的形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简称姜片虫,是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祖国医书中早有“肉虫”,“赤虫”等记述。姜片虫病的流行常常与种植水生植物和养猪业有密切关系。本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故又称亚洲大型肠吸虫(giant asian intestinal fluke)。

  形态 姜片虫成虫硕大、肉红色,虫体肥厚,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长为20~75mm, 宽8~2mm,厚为0.5~3mm,体表有细皮棘。两吸盘相距很近,口吸盘亚顶位,直径约0.5 mm,腹吸盘呈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肉眼可见。咽和食管短;肠支在腹吸盘前分叉,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体末端;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如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的大半。阴茎袋为长袋状,内含贮精囊、射精管、前列腺和阴茎。卵巢位于体中部稍前方,分三瓣,每瓣再分支。无受精囊,有劳氏管。子宫盘曲在腹吸盘和卵巢之间。卵黄腺较发达,分布于虫体两侧。两性生殖系统均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

  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130~140mm×80~85mm,淡黄色,卵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个卵黄细胞。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