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上腹部,脐中上4寸(中脘)旁开2寸处,当承满下1寸,不容与天枢连线的上1/3折点。
《针灸甲乙经》:“在承满下一寸”;《类经图翼》:“对中脘”。
功效:调中气,和肠胃,化积滞。
主治:古代记述:腹中积气结痛,不思饮食,脘痛,大便滑泄,完谷不化,疝痛,脱肛,妇人血块血凝。
近人报道: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
方例:溃疡病:梁门、中脘、手足三里。
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梁门、中脘、足三里、公孙、内关。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