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栀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 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别名:黄栀子、山栀子、大红栀、林兰、大花栀子、红栀子、黄果树。

  药性类别:清热泻火药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用法与用量:6~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临床应用:

  1.茵陈蒿汤(《伤寒论》)主治湿热黄疸。茵陈18g,栀子9g,大黄6g.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方中栀子为臣药,请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自小便而出。

  2.栀子厚朴汤(《伤寒论》)治伤寒下后,心烦服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劈)14个,厚朴(炙,去皮)12 g,知实(水浸,炙令黄)4枚。上3味,以水3.5升,煮取1.5升,去滓。分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