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止泻木皮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广西植物名录》

  【拼音名】Zhǐ Xiè Mù Pí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止泻木的树皮。春、秋采收。

  【原形态】乔木,高15米左右。茎暗褐色,幼枝有毛。叶对生,无柄或有短柄,被密毛;叶片长椭圆形或近卵形,长8~17厘米,最宽处达7.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全缘,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有细柔毛,脉显著突出,无柄或有短柄。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顶生或近腋生;花白色;萼5裂,内面常有腺体;花冠高脚碟状,喉部收缩,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的基部;子房上位,心皮2,花柱1.蓇葖果圆柱形,两个并生,长达28厘米。种子多数,压扁状,先端有脱落的簇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于杂木林内。分布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止泻,杀虫。治痢疾。

  ①《中国经济植物志》:降血压,治痢疾。

  ②《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止泻。

  ③《广西植物名录》:治痢疾,肠胃气胀,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摘录】《*辞典》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