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刺灸法 > 正文

艾炷隔物灸法——隔竹圈盐灸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隔竹圈盐灸是传统的隔盐灸法的一种发展。隔盐灸法取穴一般仅选神阙,治疗的病证也较为局限。隔竹圈盐灸,由于啬了竹圈这一工具,取穴就不受这一限制,躯干部和四肢的某些穴位;治疗疾病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当然,此灸法须一定器具,施灸时间也较长,还有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

  【操作方法】

  1.竹圈制作:分别制作空心竹圈若干个,内径3~5cm不等,高度1cm左右再用两层纱布包裹竹圈的底部,边缘纱布用橡皮筋系紧在竹圈的外围。

  2.施灸方法:根据穴区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竹圈,圈内均匀铺上食盐,以能遮盖纱布为限,然后在圈内再装满艾绒,艾绒不宜过松,中央隆起。将点燃竹圈放在局部穴位上,让艾绒慢慢燃至底部盐层响起噼啪炸声,1圈可灸20min至半小时以上。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新旧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

  【注意事项】

  1.装置艾绒时不可紧贴竹圈边,以免施灸时烧焦竹圈。盐要布满底部,遮盖住纱布。

  2.头面、四肢末端部以及凹凸不平的部位不宜施用竹圈盐灸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