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手阳明大肠经穴——扶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位置:颈外侧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灵枢·寒热病》:“婴筋之后”;《针灸甲乙经》:“在人迎后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迳取结喉旁开三寸。

  功效:消肿散结,清咽开音。

  主治:古代记述:咳逆喘息,喉中如水鸡声,咽嗌不利,暴喑气梗,舌本出血,咳多唾,瘿气。

  近人报道: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手术针麻穴。

  方例:喉鸣:扶突、天突、太溪。

  嘶哑:扶突、天突、合谷。

  刺灸法:向下方斜刺0.5~1寸。不可过深和使用高频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如作颈部手术针刺麻醉时,可用1.5寸毫针在胸锁乳突肌和颈外静脉交界处的上方,避开血管,与胸锁乳突肌相平行刺入,埋针于皮下;再在扶突后下方0.5厘米处进一针,与前一针相平行。然后,给予电脉冲刺激,按麻木区的出现情况,调整第二根针的位置,以刺及颈浅神经的颈皮神经为度。如麻木区至下颌或耳部,则进针位置宜低;如麻木区至锁骨处,进针位置宜提高0.3厘米。如出现肩部搐动,则进针深度宜浅。直至出现的麻木区与手术切口位置相符后,再用胶布固定。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