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迎香穴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该穴,可以快速止痛,其细节见于本站"穴道指压法"栏目中的相关网页"指压疗法快速止牙痛".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迎香穴Yíngxiāng(LI20)

  〖取穴方法〗人体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解剖〗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疾病〗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胆道蛔虫等。配印堂、合谷主治急慢性鼻炎;配四白、地仓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配阳陵泉、丘墟主治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迎香穴手足阳明之会。

  〖别名〗冲阳穴。

  〖穴义〗接收阳明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

  〖名解〗

  (1)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故名。

  (2)冲阳穴。冲,直上也。阳,阳气也。冲阳穴名意指大肠经阳气由本穴上冲并交于阳明胃经。本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与阳明胃经的气血物质所处层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阳气向上直冲交于阳明胃经,故名。

  (3)手足阳明之会。理同迎香、冲阳之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肠经上行的阳气在此交于胃经,而胃经的下行浊气则在此交于大肠经。

  〖功能作用〗交换大肠经与胃经的天部之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