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刺灸法 > 正文

温针灸及其他灸法——隔姜温针灸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隔姜温针灸法是温针法的一种发展,它综合了温针、隔姜灸及直接灸三者的特点,从已有的报道看,对某些病证,特别是痛症有较好的效果。但有待于更多的实践来证实。

  【操作方法】

  根据病证情况,选取1~4穴。局部以70%乙醇消毒,消毒面积3cm见方,穴位上贴0.5cm厚,5分硬币大的鲜老生姜薄片(事先在姜片上用三棱针刺十数个至数十个小孔),以1.5~2寸毫针隔姜直刺进针,以患者有酸、麻、胀、重等针感为好,然后将捏为圆锥形的小艾炷套于针柄,紧贴生姜片,点燃头部让其自燃烧灼施灸,待艾炷燃尽后,再换再灸,燃灸7~14壮。灸毕移去艾灰,起针去姜片,用湿纱布轻轻擦干。灸后皮肤潮红发泡(在此期间严防感染)。至第3日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擦干后,涂以龙胆紫药水(隔日1次),覆盖一层消毒纱布,以防感染,直至灸疮结痂脱落,皮肤愈合。一次未发泡者可连灸2~3次至发泡。

  【主治病证】

  风寒湿性关节病、肱骨外上髁炎、慢性扭挫伤等病证。

  【注意事项】

  1.本法不宜用于面部等处的穴位,孕妇不宜用本法。

  2.本法灸后不引起瘢痕,灸治时及灸治后要严格按规定操作。杜绝感染的发生。

  【临床应用】

  骨关节病

  取穴:

  主穴:阿是穴(疼痛部位)。

  配穴:以关节局部取穴为主。肩关节:肩髃、肩髎、肩贞、外关。肘关节:曲池、手三里、外关、天井;腕关节:阳池、外关、合谷、中渚、八邪;髋关节:环跳、承扶、髀关、足三里;膝关节:犊鼻、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踝关节:悬钟、解溪、商丘、丘墟、八风。

  治法:根据疼痛部位,按经络循行、在痛处取2~4穴(包括阿是穴和经穴),局部消毒后,按前述操作方法穴位行隔姜温针灸法。每次灸7~14壮。灸毕移去艾灰,起针去姜片,用湿纱布轻轻擦干。灸后皮肤潮红发泡(在此期间严防感染)。至第3日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擦干后,涂以龙胆紫药水(隔日1次),覆盖一层消毒纱布,以防感染,直至灸疮结痂脱落,皮肤愈合。一次未发泡者可连灸2~3次至发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