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刺灸法 > 正文

蒸灸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蒸灸法,古代亦属熏灸法法,即以水煮艾或其它药物以其热气熏灸穴区或患处的一种灸法。如《本草纲目》十五卷载:“鹅掌风病;蕲艾真者四五两,水四五碗,煮五六滚,入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二层缚之,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热。”现代,继承了本法,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发展。如浸泡液多以酒或醋代替,治疗病证也有所扩大。

  【操作方法】

  选用中药适量,经加工后,放入纱布袋或其它容器中,以白酒或醋浸泡一定的时间。然后一起加热至酒或醋煮沸后离火,对穴区或患处进行熏蒸,至无热感。然后加热再行蒸灸。亦可不离火,沸后将火关小。每处施灸1~2 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周围性面神经炎、风寒痹症等病证。

  【注意事项】

  1.蒸灸时要注意蒸气的温度,不可太高,以免烫伤。

  2.蒸灸药液宜新鲜配制,以免影响效果。

  【临床应用】

  1.周围性面神经炎

  取穴:劳宫。

  治法:灸材制备:巴豆5g捣碎并装入小瓶中,加优质白酒250ml浸泡1日后备用。使用时,连瓶置于器皿中加热 ,沸后离火,将劳宫穴置瓶口上,以能耐受为度,左侧发病熏右侧劳宫,右侧发病熏左劳宫,至无热感为度。每日熏灸1次,15次为一疗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