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小腿内侧面,太溪直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当复溜前5分。
《针灸甲乙经》:“在足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针灸集成》:“在三阴交下一寸后开些。”《针灸聚英》误作:“前旁骨是复溜,后旁筋是交信。”
功效:利水、调经、理下焦。
主治:古代记述:小腹偏痛、大小便难、月水不来、阴挺、盗汗、泻痢赤白、漏血、癃淋、颓疝、阴急、股枢{15}内廉痛。
近人报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睾丸炎、尿潴留。
方例:女子漏血:交信、合阳。
女子漏血不止:阴谷、交信、三阴交、太冲。
刺灸法: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阴跷脉郄穴。《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