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腧穴 > 正文

足太阴脾经穴——大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位置: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灵枢·本输》:“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医学纲目》疑“后”字当作“前”。《肘后备急方》:“足大指本节内侧寸(赤)白肉际”;《针灸集成》:“在大指内侧第二节后,本节前,骨缝白肉际陷中。”

  功效:健脾,化湿,止泻。

  主治:古代记述:热病汗不出且厥,手足清,暴泄,腹胀胸满,胃心痛,食不化,呕逆,大便难,诸下利,腰痛,身重骨痛,疟不知所苦,风逆,暴四肢肿,湿则唏然寒,饥则烦心,饱则眩,卒得中风。

  方例:胃心痛:大都、太白。

  诸下利:大都、商丘、阴陵泉。

  热病汗不出:大都、经渠。

  暴泄:大都,昆仑、期门、阴陵泉、中脘。

  刺灸法:直刺0.3~0.5寸。

  其它:荥(火)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