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辩证论治:阴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妇女阴道中有气排出,籁籁有声,状如矢气,谓之阴吹。

  【病因病理】

  本病的主要病理是胃气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阻,其原因为:

  1.肠胃枯燥阳明阴液不足,肠胃枯燥,腑气欠通,胃气下泄所致。

  2.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运行无力,腑气失循常道。

  3.肝气郁滞七情内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谷气不循常道。

  4.饮停中焦素有痰饮蓄聚,蟠居中焦,浊邪相干,谷气下泄所致。

  【诊断要点】

  1.妇女阴道出气有声,状如矢气者为阴吹。

  2.本病要注意与阴道直肠瘘管相鉴别,应进行阴道和直肠镜检查。

  【辩证分型】

  1.肠胃枯燥阴吹有声,咽干且燥,大便燥结艰行,腹部胀气。舌苔黄腻,脉弦滑。

  2.中气不足阴吹频发,面色皖白,气短乏力,无力排便,小腹下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3.肝气郁滞阴吹出声,心情抑郁,胁腹作胀,大便不通。苔薄白,脉弦细。

  4.饮停中焦阴吹气出有声,心下痞满,心悸不寐,渴不饮水。苔白腻,脉细滑。

  【分型治疗】

  1.肠胃枯燥治法:润燥通便。

  方药:麻仁九加味。

  火麻仁10克枳壳10克党参10克制大黄10克元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2.中气不足治法:补中通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0克黄芪10克升麻10克柴胡3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炒积壳10克肉苁蓉10克茯苓10克肉桂3克3.肝气郁滞治法:疏肝理气通便。

  方药:柴胡疏肝饮加减。

  柴胡10克枳壳10克芍药12克甘草6克香附9克川芎6克瓜蒌仁10克桃仁12克。

  加减:肝郁化火,加芦苔12克,或龙套丸。

  4.饮停中焦治法:化痰燥湿,健脾和胃。

  方药:橘半桂苓枳姜汤加减。

  橘皮6克制半夏10克桂枝6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全瓜蒌15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郁金10克。

  【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中气不足之阴吹者。

  2.逍遥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肝郁之阴吹。

  3.麻仁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肠胃枯燥,大便干结之阴吹。

  【简便方】

  1.生大黄5克,泡水饮服。

  2.蛇床子9克、黄柏6克、吴茱萸3克,布包,泡水,坐浴洗。

  【其它疗法】

  取迎香穴,留针20分钟。或用两手按压迎香穴。

  【注意事项】

  1.本病之特征为阴中有气排出,如转矢气之状者。但须与生殖器瘦如阴道直肠瘘相鉴别。阴道直肠瘘大都因难产胎头压迫阴道后壁及直肠过久所致,也可因会阴三度裂伤未缝合或缝合但未愈合,或缝合时缝线穿透直肠黏膜,感染后形成瘘管。临床上有瘘管形成者,大便可积于阴道中,形成阴道不清洁及感染。通过阴道窥诊或触诊可明确诊断。

  2.要预防本病之发生,必须注意调节肠胃功能,保持气机升降衡常,运化有序,大便通畅。平时须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忌生冷、辛辣煎傅刺激之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