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妊娠期间出现抑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等症状者,称“子烦”,又称“妊娠心烦”。常伴血压升高,有时伴轻度浮肿。本病相当于西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单纯高血压。对妊娠高血压要及时控制,否则容易发展成先兆子病或子痛。
【病因病理】
1.阴虚肝旺平素阴亏,孕后血聚养胎,肝藏血不足失于濡养,阴虚肝阳上亢致病。
2.痰火内蕴素有痰饮停滞,孕后阳盛化热,痰热相搏,上扰心胸而致心烦。
3.肝经郁火平素善郁,孕后胎阻气机升降,气滞更甚,滞郁化热,热扰心神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妊娠后出现子烦症状,伴血压升高进行诊断。
2.与原发性高血压进行鉴别。
【辩证分型】
l.阴虚肝旺孕后抑郁烦躁,甚至易怒,头胀头晕,口干便结。苔少,舌红,脉细弦。
2.痰火内蕴孕后烦闷不安,甚则心悸胆怯,头晕眩,胸院满闷,泛吐痰涎。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3.肝经郁火孕后郁闷不乐,烦躁易怒,两胁隐痛,头晕目眩,常欲太息。苔薄黄,舌红,脉弦。
【分型治疗】
1.阴虚肝旺治法:滋阴平肝除烦。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枸杞子12克菊花9克生地12克山茱萸9克淮山药10克龟版胶10克(烊冲)制首乌9克白蒺藜10克加减:头痛头晕血压偏高者,加羚羊角粉0.3克(吞服)、石决明12克(先煎);大便于结者,加拍子仁9克、生大黄6克(后下)。
2.痰火内蕴治法:清热涤痰除烦。
方药:竹沥汤加减。
淡竹沥9克(冲)麦冬12克黄芩9克茯苓9克藿香9克浙贝母9克制半夏9克焦山栀9克全瓜蒌9克加减:头眩胀痛者,加夏枯草9克、煅牡蛎30克(先煎)、白蒺藜10克。
3.肝经郁火治法:舒肝清热除烦。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9克生山栀10克柴胡9克白芍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丹参10克黄芩9克竹茹9克野菊花6克加减:头晕目眩甚者,加钩藤9克、夏枯草9克、龙齿12克(先煎);胸胁胀痛者,加川??子9克、郁金9克;急躁烦怒者,加龙胆草9克。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肝经郁火较旺者。
2.杞菊地黄九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阴虚肝旺者。
3.山羊角粉每日3次,每次3克,冲服。用于急躁头痛,血压升高者。
4.羚羊角粉每日3次,每次0.3克,吞服。用于头痛较剧,血压较高,属肝阳上亢者。
5.珍菊降压片每日3次,每次1片。用于各型之高血压烦躁者。
【简便方】
1.菊花每日2次,每次3克,代茶。治肝阳头痛。有胃病属虚寒者不用。
2.枸杞子每日2次,每次3克(或加菊花2克)。代茶。用于阴虚肝旺头痛烦躁。有胃病者可每日服1次。
3.芹菜榨汁,每日2次,每次50毫升。用于高血压心烦者。
4.桑椹子10克、枸杞子9克
【注意事项】
1.子烦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胸烦躁,血压升高,如果血压不能控制而迅速上升,可发展为先兆子痫或子痫。故要重视对子烦的治疗,必要时中药、西药同时治疗,以控制症状和降低血压。
2.子烦患者精神紧张,情绪容易激动或悲观,这种情绪变化可以促使症状和血压向中度或重度妊高征发展。因此医务人员和家属都应安慰患者,安定患者的情绪,有利病情向愈。
3.参考子肿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