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生理学血液循环名词解释(1)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Compensatory pause: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后伴有的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

  2.血—脑脊液屏障:一些大分子物质较难从血液进入脑脊液,仿佛在血液和脑脊之间存在着某种屏障,称血—脑脊液屏障。

  3.内皮舒张因子(EDRF):指由血管内皮生成和释放的舒血管物质,其化学结构可能是一氧化氮,它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cGMP浓度升高,游离钙离子浓度减低,故血管舒张。

  4. 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动周期电变化曲线。

  5.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减压反射,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

  6.血压:指血管内液体对管壁单位面积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7. Basal electric thythm:基本电节律: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的发生节律性兴奋变化,这种控制其变化的电节律称为基本电节律。

  8.快反应细胞:从电生理特性上,把0期除极的速率快的细胞称快反应细胞。

  9.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及其正常值:是机体心脏暂时停止射血,血流也暂停,此时在循环系统各处所测得的压力都是相同的,这一压力数值为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正常值为0.93kPa(7mmHg)。

  10.isometric contraction:等长收缩,当后负荷达到一定程度足以抵抗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张力,肌肉不再表现缩短的收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