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叶卷柏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以全草入药。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肺热咳嗽或咯血,肺痈,急性扁桃体炎,乳腺炎,眼结合膜炎,漆疮,烫火伤,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小儿惊风,麻疹,荨麻疹。
薄叶卷柏——《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
「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
「功能主治」活血调血,清热解毒。主治妇女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并治小儿惊风,麻疹;外用治烫火伤。
「用法用量」 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薄叶卷柏——《中华本草》
「拼音名」 Báo Yè Juǎn Bǎi
「别名」山柏枝、山扁柏、地柏、岩卷柏、地柏桠、石上柏、四叶柏、独立金鸡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薄叶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delicatula(Desv.)Alston[S.pouzolziana(Gaud.)Spr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cm.主茎禾秆色,多回分枝。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斜长圆形,长2.5-3mm,宽1.2-1.5mm,短尖头,两侧略不等。上缘略有齿,下缘全缘;中叶斜卵形,长约1.8-2mm,宽约0.6mm,明显内弯,渐尖头,全缘。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6-2cm,有4棱;孢子叶宽卵形,长约2mm,宽约1mm,龙骨状,先端长渐尖,边缘全缘,孢子囊圆肾形,大、小孢子囊异穗或大孢子囊位于穗的中部,小孢子囊位于上、下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沟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卷缩成团,须根多数。茎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约1mm,上部分枝,表面黄绿色,质脆,易断。叶二型,背腹各2列,皱缩卷曲,腹叶长卵形,明显内弯,背叶长圆形,两侧稍不等。有时可见顶生的孢子囊穗。无臭,味淡。
「炮制」拣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肺热咳嗽或咯血;肺痈;急性扁桃体炎;乳腺炎;眼结合膜炎;漆疮;烫火伤;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小儿惊风;麻疹;荨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