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豹皮樟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豹皮樟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茎皮。温中止痛,理气行水。主胃脘胀痛,水肿。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 Bào Pí Zhānɡ

  「英文名」 Chinese Litse

  「别名」扬子木姜子、剥皮枫、花壳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coreana Lévl.var. sinensis (Allen) Yang et P. H.Huang[Actinodaphne lancifolia(Sieb.et Zucc.)Meissn.var.sinensis Alle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豹皮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m.树皮灰棕色,有灰黄色的块状剥落;幼枝红褐色,无毛,老枝黑褐色,无毛;顶芽卵圆形,先端钝,鳞片无毛或仅上部有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上面有柔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2-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绿灰白色,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9-10条,中脉在下面稍隆起,网纹不明显。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无花梗;苞片早落;花被片6,等长,长约2mm;雄花雄蕊9-12,花药4室,均内向瓣裂;雌花子房近球形,花柱有稀疏柔毛,柱头2裂,退化雄蕊丝状,有长柔毛。果实球形或近球形,直径约6-8mm,先端有短尖,基部具带宿存花被片的扁平果托;果梗长约5mm,颇粗壮,果初时红色,熟时呈黑色。花期8-9月,果期翌年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地杂木林或林缘及旷野、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辛;苦;温

  「归经」胃;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行水。主胃脘胀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水肿、胃痛。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