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蠕形螨的致病性多年来一直有所争论,因为感染有蠕形螨的人绝大多数为无症状的带虫者。近年的研究表明,它具有致病作用,属条件致病螨。人体蠕形螨可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寄生在皮脂腺的螨还可引起皮脂腺分泌阻塞。此外虫体的代谢产物可引起变态反应,虫体的进出活动可携带病原微生物,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因而临床上可表现为鼻尖、鼻翼两侧、颊、须眉间等处血管扩张,患处轻度潮红,继而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充血,继发红斑湿疹或散在针尖大小至粟粒大小红色痤疮状丘疹、脓疮、结痂及脱屑、皮肤有痒感及烧灼感。根据广泛的调查证明,患有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缘炎等皮肤病的患者,他们的蠕形螨寄生的感染率及感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及一般皮肤病人,说明蠕形螨是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因之一。
镜检到蠕形螨即可确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两种:①挤压涂片法:通常采用痤疮压迫器刮取,或用手挤压,或用弯镊子、曲别针、沾水笔尖后端等器材刮取受检部位皮肤,将刮出的皮脂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甘油或花生油、石蜡油等,涂开后加盖片镜检;②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的额、鼻、鼻沟、颧及颏部等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粘贴一夜可检出阳性者总数的90.4%,此法简便易行,无痛苦,在普查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