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白痢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病名。痢疾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者。古称白滞痢。临证须辨寒热。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由寒湿凝滞,脾阳受伤所致。治宜温中化湿,可选用当归散、除湿汤、十补汤等方。多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过敏性结肠炎等病。

  若症见痢下白色,粘冻多脓,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者,属湿热为患。《张氏医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治宜清热祛湿,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香连丸、黄芩丸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