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异常难产在《十产论》中载有横产、倒产、偏产、碍产、坐产等异常胎位及助产手法。胎位异常难产指因胎位异常导致胎先露不能下降所致的难产。
本病西医学同名。
[诊断依据]
1.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常有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宫颈水肿,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胎心音在母体下段之侧后方较清楚,或在腹中线听到。肛查及阴道检查,可明确诊断。
2.面位: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腹部检查,宫底较一般产妇高。肛查及阴道检查,可触及高底不平、软硬不均的胎儿面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臀位:孕妇常感胁下圆而硬的块状物。腹部检查,宫底可触及圆而硬、按压时有浮球感的胎头,耻骨联合上触到较软、宽而不规则的胎臀,胎心在脐周偏上听诊清楚。肛门或阴道检查,摸到较软而不规则的胎臀、足或膝。
4.横位:可有胎膜早破,子宫收缩乏力等病史。腹部检查,子宫呈横椭圆形,宫底较孕周低,母体腹部一侧可触到胎头,另一侧触到胎臀,胎心在脐周两旁听诊清楚。肛门或阴道检查,若胎膜已破,宫口开大,可触到胎儿肩胛骨等。
5.复合先露:活跃期缓慢或停滞。肛门检查发现胎头或胎臀旁另有肢体,通过阴道检查可以确诊。
[辨证治疗]
1.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加强支持疗法,补充水分及营养,产妇向肢体方向侧卧,宫口未开前不要过早屏气。第二产程延长时,如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上,应行剖宫产。
2.面先露:产力、产道正常时,可自然分娩或行产钳助产。头盆不称、初产妇、胎儿窘迫,特别是颏后位,应排除无脑儿后尽早剖宫产。
3.臀位:尽量避免胎膜早破,初产妇应会阴侧切,如胎心不正常,短期不能分娩者。可行臀位牵引术。如骨盆狭窄或软产道异常,或胎儿大于3500克,应行剖宫产。
4.横位:宜行剖宫产。
5.复合先露:无头盆不称,可纳胎儿肢体后阴道助产。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或脐带脱垂者,应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