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其他 > 正文

络阻暴盲(西医病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络阻暴盲之病名见《临床必读》。

  络阻暴盲是因肝气上逆、阴虚阳亢,视衣脉络阻塞所致。以视力骤降,甚或失明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诊断依据]

  1.起病急。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可有风眩、消渴及心血管疾病史等。

  2.患眼视力骤然剧降,甚至无光感。无痛痒等感觉。

  3.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4.视神经乳头色淡,边缘不清,视网膜动脉变细,甚则如白线状,静脉亦变细,后极部视网膜水肿混浊呈乳白色,黄斑呈典型樱桃红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1.络损暴盲:多见于青年人,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周边部小静脉扩张、迂曲,有白鞘伴行,邻近视网膜面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眼底看不见。

  2.目衄暴盲:有眼胀头晕等症,检查见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缘模糊,以视乳头为中心视网膜放射状出血,静脉扩张呈腊肠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助诊断。

  [辨证论治]

  1.血脉痹阻证:视力骤降失明,眼底可见动脉阻塞性改变,伴头晕耳鸣,胸闷,舌紫暗,苔薄,脉细涩。活血明目。

  2.肝郁气滞证:视力急降或完全失明,眼球胀痛,头痛,烦躁,胸胁胀闷,脉弦。疏肝理气。

  3.肝阳化风证:突然失明,自然缓解,视力恢复,可反复发生,最终失明不能恢复,伴肢体麻木,头晕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平肝熄风。

  4.水轮气虚血亏证:瘀阻日久,视力未复,视乳头色苍白,视网膜水肿已消,视网膜血管纤细成白线状或伴有白鞘,黄斑区色素紊乱,头晕乏力,舌淡苔薄,脉细。补气养血明目。

  5.水轮阴亏证:病久视力未复,视乳头色苍白,伴头晕目眩,口苦咽干,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细数。滋阴降火。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