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在《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称“胞漏”,曰:“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漏,胶艾汤主之。”《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妊娠漏胞候》曰:“漏胞者,谓妊娠数月而水时下。”《景岳全书·妇人规》有“胎漏”之病名。
胎漏多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所致。以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的先兆流产。
[诊断依据]
1.妊娠期妇女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淋漓不断,色淡暗或淡红,或仅为少量血性物。
2.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合,宫口未开,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胚胎存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鉴别诊断]
漏下: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无腹痛,妇科检查无特殊,妊娠试验阴性,B超无妊娠迹象。
[辨证论治]
1.肾气亏虚证:妊娠期阴道漏红,量少色淡,或有头晕耳鸣,小便频数,或有流产史,舌淡苔白,脉沉滑。补肾安胎。
2.气血两虚证:妊娠期阴道漏红,量少色淡质薄,神疲肢软,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滑。补气养血。
3.阴虚血热证:妊娠期阴道漏红,量少色红绛,心烦失眠,手心灼热,口干咽燥,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或细滑数。滋阴凉血。
4.外伤络损证:妊娠外伤后腰腹坠胀不适,阴道漏红,色紫暗,或有小血块,舌淡红,脉细滑无力。和络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