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产后血晕(西医病名:产科休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产后血晕之病名见于《诸病源候论·妇人产后病诸候·产后血运闷候》。

  产后血晕多因血虚气脱或瘀阻气闭所致。以产妇刚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壅气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产科休克。

  [诊断依据]

  1.有产后大出血,创伤如子宫破裂、宫颈阴道裂伤,产科手术人工剥离胎盘、晚期内倒转术,子宫扭转或外翻,感染,羊水栓塞,先兆子痫或子痫,产程过长等病史。

  2.早期出现烦躁不安、激动焦虑不宁等症,继之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嗜睡,抽搐甚至昏迷。

  3.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指趾发绀。

  4.脉搏细数或脉搏慢而细。

  5.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至10.64kPa或以下。

  6.常有呼吸困难、发绀、尿量减少等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7.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红细胞压积可了解血液有无浓缩和稀释。

  [鉴别诊断]

  1.产褥中暑:发病多在盛夏炎热之时,但分娩时无大出血,恶露正常。

  2.产后痉病:产后发生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口噤,角弓反张,多有产伤及感染史。

  3.痛病:素有痫病,适于产后发作,症见抽搐,痰鸣,口吐白沫,脑电图可诊断。

  [辨证论治]

  1.血虚气脱证:产后失血过多,突然头晕,面色苍白,心悸胸闷,或恶心欲呕,渐至昏不知人,甚至冷汗淋漓,舌淡苔少,脉微或浮大无根。益气固脱。

  2.瘀阻气闭证:产后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小腹阵痛拒按,神昏口噤,两手握拳,面色紫暗,舌质色紫,脉涩。活血化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