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燥多因肾阴亏虚,阳虚阴寒,血虚化燥,湿热下注等所致。以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不同程度地变白、粗糙,甚至逐渐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女阴营养不良、女阴白斑。
[诊断依据]
1.多发于绝经后或中年妇女。
2.病变多累及小阴唇、大阴唇内侧的1/3、阴蒂、会阴等部位,但不累及阴道壁及肛门周围。
3.初起时外阴皮肤红肿、瘙痒,后逐渐变白,皮肤增厚、粗糙,病变边界清楚,双侧常不对称。
[鉴别诊断]
1.阴痒:以外阴及阴道瘙痒难忍为主症,无外阴皮肤变白的改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女阴湿疹:以外阴皮肤潮红、瘙痒、肿胀、糜烂等为主要表现,而无外阴皮肤变白的改变。
3.白驳风:白驳风发于外阴者为边界清楚的大小片状白斑,其皮肤光泽、厚薄、弹性等均与正常皮肤相同,并不痒痛。
[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证:外阴皮肤变白、瘙痒、萎缩,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滋补肝肾。
2.肾阳虚证:外阴皮肤干枯色白,或有裂纹,甚则萎缩,弹性消失,局部瘙痒或痛,少腹冷痛,腰膝乏力,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苔薄,脉沉细迟弱。温补肾阳。
3.血虚风燥证:阴部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外阴皮肤干燥变白,失去弹性,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舌淡苔薄,脉细。养血祛风。
4.下焦湿热证:外阴部皮肤色白,或红肿痒痛,或搔破流黄水,带下色黄、腥臭量多,口苦口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利下焦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