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外科 > 正文

肛门失禁(西医病名:肛门失禁或大便失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肛门失禁在《诸病源候论》称“大便失禁”。

  肛门失禁是因脾肾气虚,中气下陷,或肛门损伤,使肛门失摄,不能控制气体与排便。以神志清楚而排气并有稀便自行遗出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本病西医学亦称肛门失禁或大便失禁。

  [诊断依据]

  1.多有肛门损伤或手术病史。

  2.肛门皮肤感觉迟钝,不能随意控制气体、液体甚至粪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肛门闭合不全,粘膜脱出,肛门指检可触及疤痕、缺损、肛管直肠收缩乏力。

  4.肛管压力测定:收缩压、静息压下降。

  5.肛电图检查:肛周肌肉兴奋性下降。

  [鉴别诊断]

  各种疾病中出现神志昏迷而大便失禁时,为疾病的症状之一,不得单独诊断为肛门失禁。

  [辨证论治]

  1.脾气不固证:大便不能完全控制,伴有神疲乏力,纳谷欠佳,或有泄泻、脱肛,肛门指检肛管松弛,舌淡苔薄,脉弱。补气固摄。

  2.肾虚不固证:大便不能控制,病程较长,伴有头晕乏力,腰酸耳鸣,肛门指检肛门松弛,舌淡,脉沉细无力。补肾固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