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五迟的辨证论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五迟之名出《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但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四五岁不能语候。”

  五迟是小儿因先天胎禀不足,肾元亏损,或后天喂养不当,气血虚弱,生长发育迟缓。以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症状较轻,治疗及时,由后天引起者,常可康复;若证候复杂,病程较长,属先天禀赋不足引起者,往往成为痼疾。

  本病泛指西医所指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智能低下、佝偻病等。

  [诊断依据]

  1.可有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史及喂养不当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头发仍稀疏难长为发迟;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辨证论治]

  1.肝肾亏虚证:筋骨发育迟缓,坐、立、行走、牙齿的发育均迟于同龄小儿,颈项萎软,天柱骨倒,舌淡,苔薄,脉细软。滋补肝肾。

  2.心脾两虚证:语言迟钝,智力低下,四肢萎软,口角流涎,咀嚼吮吸无力,头发生长迟缓,肌肉松弛,纳食欠佳,舌淡苔少,脉细。补益心脾。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