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外科 > 正文

肛门狭窄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肛门狭窄古称谷道狭小。

  肛门狭窄指因先天形成,或乒术损伤、肿物挤压等导致肛门、肛管变窄。以排便困难,便细为主要表现的肛门疾病。

  本病本为西医学病名。

  [诊断依据]

  1.多有肛门直肠部疾患、损伤、手术及注射治疗或用过腐蚀性药物等病史。

  2.排便困难,粪便变形,伴肛门坠胀,并有肛门阻塞感,重则可有腹胀、恶心呕吐。

  3.肛门指检:食指通过困难或不能通过,可触及镰状、环状或管状狭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直肠镜检查:部分患者可见狭窄环,狭窄部位可有糜烂、溃疡。

  [辨证论治]

  1.气血瘀滞肛门证:肛门坠胀、疼痛,排便时加重,排便不畅,伴腹胀,肠鸣,舌紫暗或有瘀斑,苔黄或白,脉弦。行气祛瘀。

  2.热结肠燥证:大便秘结,干硬难解,口干,舌红苔黄少津,脉数。润肠通便。

  3.肛门湿热证:排便不畅,便溏次多,有粘液及脓血,低热,肛门潮湿,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清热祛湿。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