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经行眩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经行眩晕多因阴血亏虚,肝阳偏亢,或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诊断依据]

  1.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晕目眩。

  2.随月经周期而呈规律性发作。

  [鉴别诊断]

  1.风眩、虚眩:多有血压增高或偏低,眩晕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2.耳眩晕:或可于月经期发作,但无与月经呈周期性发作的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证:经期或经后头晕目眩,神疲气短,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益气养血。

  2.阴虚阳亢证:经期或经行前后头晕目眩,烦躁失眠,耳鸣,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滋阴潜阳。

  3.脾虚痰湿证:经行眩晕,头重如蒙,泛恶呕吐痰沫,胸闷食少,嗜卧懒言,神疲乏力,或面目浮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健脾祛湿。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